​全国统一免费咨询热线

解决酒中问题/提升酒水品质/定制开发畅销酒、个性化酒水/定制贴牌灌装/专家上门指导/基酒、成品散酒批发

资深专家团队为您打造高品质酒水!

185-0281-3919
四川省川巷子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白酒品评第三步——品
来源: | 作者:川巷子 | 发布时间: 2022-04-14 | 579 次浏览 | 分享到:



白酒品评的第三步骤便是品,而看则是利用人的味觉来进行白酒口感的鉴定。


 味觉的定义 

味觉是呈味物质作用于口腔黏膜和舌面的味蕾,通过味觉细胞传入大脑皮层所引起并分辨出味道来的神经感觉。呈味物质刺激口腔内的味觉感受体,然后通过一个收集和传递信息的神经感觉系统传导到大脑的味觉中枢,最后通过大脑的综合神经中枢系统的分析,从而产生味觉。不同的味觉产生于不同的味觉感受体,味觉感受体与呈味物质之间的作用力也不相同。


味蕾在口腔黏膜中还分布在上颚、咽头、颊肉和喉部。味蕾呈现不同的形状,感受不同的味感。有的能感受两种以上的味感,有的只能感受一种味感。所以口腔内的味感分布并无明显的界限,有分析认为舌尖占味觉的60%,舌边占30%,舌根占10%左右。



通常我们称是酸、甜、苦、辣、咸味五味。然而从味觉科学来说,只认可酸、甜、苦、咸、鲜五种基本味觉。辣其实不属于味觉,因为它不是由味觉神经传达,而是通过刺激而产生的轻微痛感;涩味也不属于味觉,它是由不协调的甜、酸、苦共同产生收敛感。


舌尖对于酸味感觉不是特别灵敏,对甜味比较敏感;舌根部分对苦味比较敏感;舌的中央和边缘对酸味具有敏锐的感觉;涩味对于口腔黏膜均有感觉,舌尖感觉尤为敏感。甜感最快,苦感最慢,所以出现后苦味就是这个道理。从刺激到味觉反应仅需1.5ms~4.0ms,较视觉快一个数量级。



味觉容易疲劳,经常饮酒,吸烟以及吃刺激性强的食物会加快味觉的钝化,特别是长时间不间断进行尝评,更容易使味觉疲劳以至于失去味觉。因此在尝评时要注意休息,防止味觉疲劳与受刺激的干扰。

 白酒的口味 

白酒口味一般常用香、醇、爽、杂表示。通过尝评,

白酒中香味的感觉可以有以下描述形式:

浓香------指酒入口后放香大、酒体浓郁的感觉;

喷香------指酒入口后香气大,冲鼻;

陈香----指有陈酿老酒的感觉;

香长-----指香味在口中停留的时间长;

香短淡----指香味很小,很快就没有了。

白酒中醇味的感觉分为:

醇厚-----指味道丰满浓厚;

醇和----绵软、柔和;

醇甜----指甜味突出、持久等。

白酒中爽的感觉有以下描述:

清爽无杂味,有舒适的感觉;

爽快无杂味,味协调有愉快的后感。

白酒中的杂味可分为苦、涩、燥及其他不正常的香味,其他杂味根据实际味觉反应情况进行表示。


 白酒的品尝 

01

  入口 

白酒品评的关键之一是控制进口量,入口量过多,容易使舌头疲劳,入口量过少,白酒无法铺满舌面,影响判断味觉。因此,利用味觉品鉴白酒时,入口量以0.5~1ml为宜,入口速度慢而稳,让酒液先停留在舌尖上后再滑动舌头酒液,使酒液充分接触舌面、进行全面辨味,仔细品评酒质的醇厚、丰满、细腻、柔和、协调及刺激性等。



02

  回味

味道辨别后,将口腔中的余酒缓慢咽下,然后使酒气随呼吸从鼻孔排出,检查酒气是否刺鼻及香气浓淡,判断酒的后味与回味,酒液在口中停留时间不宜过长,因为酒液和唾液混合会发生缓冲作用,时间过久会影响味的判断,同时还会造成味觉疲劳。在一轮品尝并有初步结论后,可适当加大入口量,以鉴定酒的回味长短、尾味是否干净,是回甜还是后苦,并鉴定有无刺激喉咙等不愉快的感觉。

03

  判定

酒的滋味应有醇厚、浓郁、绵柔、辛辣、纯净和邪味之别,酒咽下以后,又有回甜、苦辣之分。其滋味评价以绵柔、醇厚、爽净、无异味、无强烈刺激性为上品,以入口柔、吞咽顺为最佳,每次尝品后需用纯净水或淡茶水漱口,以尽快恢复味觉。在进行味觉判断时,气味分子的气体会部分通过鼻咽部进入上鼻道,嗅觉也在发挥一定的作用,因此,味觉需与鼻后嗅觉同时感知,才能体会到滋味。


一般品评遵循香气与口感一致的原则,即闻香优雅舒适的白酒,口感如果柔顺协调的话,基本能够判定为优质酒,反之亦然。若闻香和口感不一致,应该是某一环节出现误差,需要结合其他方面的感受,重新进行判定。

白酒的尝品是对白酒口感的判定,是白酒感官品评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够最直接的反映出白酒在口感上的感受,在白酒感官评定中占50%以上。准确的判断白酒中的呈味物质是对白酒感官质量评定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是对自产酒以及区域流行酒进行正确认识的基础,对自产酒风格的调整和区域流行酒样的开发有着极大的帮助。